关于进一步加强技工院校校际间合作办学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法规标题】关于进一步加强技工院校校际间合作办学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效力级别】天津市劳动用工政策
【颁布单位】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文字号】津人社办发〔2018〕320号
【实施时间】2018.11.1
﹊﹊﹊﹊﹊﹊﹊﹊﹊﹊﹊﹊﹊﹊﹊﹊﹊﹊﹊﹊﹊﹊﹊﹊﹊﹊﹊﹊﹊﹊﹊﹊﹊﹊
【正 文】
各办学主管部门,各技工院校:
为进一步加强技工院校校际间合作办学管理,促进技工教育规范、健康发展,根据人社部关于加强技工院校对外合作办学的有关要求,现就进一步规范我市技工院校校际间合作办学管理工作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严格审定合作对象资质与合作专业
(一)有条件的技工院校要按照“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方向开展合作办学。鼓励技工院校与企业开展合作办学,设置以职业技能培训为目的的专业(职业、工种)课程。坚决杜绝实施与技工院校办学定位、办学方向不相符的合作办学行为;任何学校均不得与不具备办学资质的中介机构、学校、培训机构或各类团体进行合作办学。
(二)开展校际间合作办学的主办校必须认真、负责、全面地考察和了解合作方的办学资质、办学条件、专业设置、学生实习及就业去向等情况,分析解决合作办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合作办学工作顺利实施,确保合作专业有利于推动我市职业教育相关专业建设的内涵提升。合作方须是经当地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具备办学资质的独立法人机构。合作双方应成立联合领导机构,共同研究合作事项、责任分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二、严格规范合作办学行为
(一)各技工院校开展校际间合作办学,须按要求备齐相关材料,由开展校际间合作办学的主办技工院校报市人力社保行政部门审定。未经允许的,不得组织和实施合作办学,一经发现,坚决予以取缔,并视情节轻重,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
技工院校申请校际间合作办学,应当申报如下材料:
1.合作办学主办校基本情况及合作办学的基本方案、可行性调研报告等;
2.合作办学方资质及基本办学情况;
3.合作办学方场地、设施设备、消防安全及制度建设等情况;
4.主管部门意见。
(二)合作双方应在充分沟通协商的基础上,遵循平等、自愿、互惠互利的原则,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工教育管理有关规定,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合办双方名称;合办专业、招生计划、招生对象、学制及在双方学习时限;合作时间时限及终止条件;双方在招生宣传、学生管理、教学计划实施、顶岗实习、就业安置等方面权利、责任及违约处理办法;学费及有关费用收缴,学生学籍管理和资助免费资金落实与管理;其他需要约定的事项。
(三)经批准开展校际间合作办学的校区应加挂主办技工院校校区牌,不得加挂主办校分校牌。
(四)校际间合作办学招生时必须向学生与家长进行充分宣传与说明并签订书面告知与认可文函。严禁实行委托招生及代理招生,坚决杜绝违法违规的变相招生行为。
(五)合作办学的双方在合作过程中,涉及合作专业的招生宣传材料,须经双方共同研究制定并分别报各自主管部门审查核准。刊播、印制广告及简章的内容要使用核准的内容,不得擅自变更。合作办学学校均不得发布虚假招生简章或广告、乱立收费项目、擅定标准违规收费,情节严重的,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三、严格规范合作办学管理
(一)建立双方信息互通机制,及时通报有关情况。主办校要指派专人负责合作办学校区的学生管理和教学督导工作,相关负责人也应定期到合作办学校区检查工作、了解情况、协调处理相关问题,确保合作办学校区的教学活动及学生管理工作正常有序。合作办学双方必须制定应急预案,有效应对合作办学中出现的突发情况。
(二)技工院校合作办学校区只承担中级工及以下的教学、实训任务。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及教材的选用均应由主办校统一制定并按教学管理的具体要求实施。主办校要通过课堂听课、举行学生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定期对合作办学教学项目进行教学检查和督导,及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切实保证教学质量。
(三)合作办学校区学生纳入主办校在籍学生统一管理。主办校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为合作办学校区学生及时注册学籍、落实免学费政策、发放国家助学金,毕业时颁发主办校的毕业证书。
(四)以合作办学为基础,通过互派教师等形式,促进双方在师资培训交流、教育资源共享、教育教学改革、管理模式创新、实习就业安置服务等方面全方位、深层次合作,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高。
(五)合作双方应自觉履行协议,因故不能履行协议的,应提前告知对方并采取补救措施。未履行协议,应承担违约责任。联办双方发生纠纷,应通过合法途径妥善解决,尽可能减少对学生的影响,依法维护学校和学生合法权益。
四、加强合作办学监督管理
市人力社保局负责全市技工院校对外合作办学形式、办学层次、办学条件、办学规范的评估审查工作。各办学主管部门负责技工院校对外合作办学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包括管理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招生过程和广告宣传、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学生实习等方面的监管,确保技工院校对外合作办学规范运行。各技工院校要提高认识,把规范合作办学行为作为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我市技工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工作抓实、抓好,切实提高对外合作办学质量。
2018年10月23日